找出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浅论文化自信与文化润疆
找出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浅论文化自信与文化润疆
杨智勋
2024.8.1
最美中国媒体(史家治/张杰/杨新平)北京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就当今世界而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以国际合作的倡导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走向世界,开启了具有“经济强劲、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新征程。新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社会大局稳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推动文化润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所谓文化自信,即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态,以及通过这种信心心态去弘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融合创新。在此前提下,我们需要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以此打破西方文化的霸权,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首先,在中国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尊重和重视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其渐渐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其次,我们要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中国是诸多文化的交融之地,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走过数千年,并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都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中国千百年来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正气。因此,我们的文化传承室内完整有序的,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让我们传统文化焕发出它的新生、新思路、新思想、新形象。然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和智力创新。中国当代艺术和思想创新正逐渐走向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从各方面促进文化润疆工程。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事关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要做好文化自信、文化润疆工作,必须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化润疆?为什么要文化润疆?以什么方式方法推动文化润疆?
文化润疆,文化是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等;“润”是方法和路径,必须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达到滋润、浸润的效果;“疆”是地域和目标对象。要通过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文学艺术各种方式方法,向各民族传播,使之接受,从而达到“润”的效果和目的。以此来提升新疆各民族群众的文化涵养,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多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
中华文化是文化润疆的精神根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扎根于中华大地,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气象恢弘、深度融合的中华文化,熔铸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维系着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向前发展。因此,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植根于各族人民心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润疆的理论先导。中共建党百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在新疆开展“三观”“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教育,促进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新疆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动力支持,尤其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因此,在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先导,让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入新疆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各方面,增强文化自信,凝心聚力踔厉前行。
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润疆的重要内容。新疆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交汇地,也是“一带一路”多元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走廊。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长期交流交融,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传承和发展好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在传承和保护中唤起各民族人民的群体记忆和情感共鸣,用团结和睦的文化滋养新疆各族人民。
为什么要“文化润疆”?
新疆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实业发展全局。文化润疆工程是党中央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战略之举,合治疆方略,应时代之需、答实践之要、润民众之心。
文化润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文化强大的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伟大复兴,要通过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激发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热情,充分发挥新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题中之义。党中央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这五个方面中,依法治疆是基础,团结稳疆是关键,富民兴疆是目标,长期建疆是落脚点,而文化润疆是支撑。
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发挥好文化维系社会团结和睦、提升凝聚力的作用,能够促进新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环境。
怎样推进文化润疆?文化润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需要从战略高度谋划,从多个角度推进,从各个维度建设。要深刻把握文化的符号意蕴,创新“润”的方式方法,达到“润疆”的目标实效。
找出最大公约数,就是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规范化开展、系统化培养、精准化推进。一是加大国家通用文字语言推广力度,并于乡村振兴相衔接,发挥语言文字扶志、扶智的文化功能,提升基层群众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以语言文字符号认同推进各族群众文化认同,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文化认同基础。二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通过各种途径使新疆各族群众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培育,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道德情操,使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联谊工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与结对子、结亲戚、走访,交往交心、互帮互助、推动各族干部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把民族团结的“同心圆”越画越大,把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越搭越好。
用好用活新疆文化资源。新疆既是文化资源大区,也是文化资源富区。新疆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譬如吉木萨尔县的“北庭都护府”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存,伊犁昭苏“林则徐纪念馆”,“左宗棠纪念馆”,“张骞通西域纪念馆”,“班超西征纪念碑”喀什“香妃墓”等等。以乌鲁木齐“八路军办事处”“毛泽民纪念馆”“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还有以“胡杨精神”“红柳精神”“兵团精神”石河子“周恩来总理视察新疆纪念馆”为代表的兵团红色文化,以及赋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等等。一方面,要用好用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遗+”对新疆非遗加强传承与保护,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非遗与文旅、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挥非遗的赋能作用,实现非遗文化的公益性和市场性价值。另一方面,用好用活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发扬好,提升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创新文化润疆传播机制。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实现“润”的目标,需要统筹谋划,久久为功。在“润”的方式上必须创新传播机制,精准发力,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方面,让短视频赋能文化润疆。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视频社会化时代”,观众接受文化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要主动应对从“视觉社会”到“视频社会”的变化,用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根据受众的审美体验和接受方式,把中华文化、新疆各族人民优秀文化等进行专业化生产和传播,提升视频内容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另一方面,打造文化润疆符号标识。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和表征。在推进文化润疆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最大公约数,形成民族向心力,不断强化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